见闻见识
-
榆树树冠下地面,枯干榆叶,雀粪,紫色碎屑为榆芽鳞片地面榆芽鳞片紫色芽鳞片积成小堆走在榆树下,低头注意到地面上的紫色碎屑,心念一动,取出手机拍照。联想到榆树花芽萌发较早,芽外包覆的鳞片为紫色,发芽前紫色更深。曾见侧柏树下有麻雀在地面啄食,走到
-
藐姑射山上住着神人。他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像玉石一样温润;他丰姿绰约,娴静光鲜,如同处女亭亭玉立。他不吃五谷杂粮,只追寻清风而吸,觅览甘露而饮,酒肉珍羞,非精致不顾。他腾空飞行,凌驾云气,日日遨游于四海之外。他啊,只要凝聚精神注视一下,就
-
猪有三个名字:猪、豕(读始,三声)、彘(读至,四声)。汉语里,狗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狗,指一般看家护院的狗;一个叫犬,一般指辅助主人执行某项工作的狗。猪比狗还多一个名字,其他家畜都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这一方面说明猪的历史比较古老,另一方面说明
-
昨日在兰州饭店见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二十余个拖把分成三排,井然有序地直立于水泥地坪上,如同木桩一般,煞是有趣。印象中,拖把只能倚墙而立,从没见过无所依靠就能站立的拖把。细看之下方知其中的道理。原来拖把头倒立在地坪上,其短线被均匀地平摊在地面上
-
一直对人类婴儿嚎哭现象迷惑不解。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的母亲们无法一手抱婴儿,一手觅食,必然会把婴儿安置在附近隐蔽处,以便觅食。但婴儿稍不如意的嚎哭会招来掠食动物,是极其危险的行为。而且在各类哺乳动物中,幼崽饥饿时的叫声都不太大,传声距离不过数
-
《科技日报》2011年3月1日二版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7日报道,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免疫系统蛋白分子能调控大脑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数量。这也显示出,在人们的免疫能力、感染疾病和精神状
-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位于现今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大宛国高山上有野马,奔跑如风驰电掣,人们无法捕来骑用,于是选取五色母马放野到山下,使之与野马交配,产下的马驹出汗如血,号称天马子。汉武帝得到后特称之为“天马”。从此天马成为优异超绝的代名词,
-
这块白毛巾,只是有些发黄,洗衣机洗过至多如此。前几天用搓衣板搓过这块毛巾,当时没有加洗涤剂,搓过之后清水就变浑了。推测,再搓还会弄浑清水。果然,不加洗涤地剂清搓一遍,池水确实浑了,由原来的清澈见底变成了水底模糊。清搓到第四遍,水还是浑的,浑
-
头天晚上小到中雨,见到国槐树下地表的槐豆,心念动处,手机拍照下来。图中左侧原为木电线杆,拍照前不久齐地截除,原基略低于铺装砖面。图中可见,槐豆大多处在砖缝或微微下凹处。可以想象,如果在野外,槐豆同样会在雨后留在这样的裂缝或微凹地点,降雨强度
-
车行之间,一眼瞥见图示之树,立即猜测其树冠的疙瘩属于丛枝病,因为不久前审阅的一稿中称柳树上的丛枝病为丛枝疙瘩,极其形象。从树形上看,该树应属榆树,由于相隔较远,加之车行过快,不敢断定。公事完毕,返回途中,再遇该树,于是叫停司机,下车寻至树下
-
每天从这株枯槐下路过。去年这株槐树生长正常,今春却迟迟未见展叶。直到邻株披上夏日盛装,这株槐依然故我。意识到这株槐出了问题,树下仰望,勉强分辨出枝头有细小枯叶蜷缩。因而明白,这株槐树着了青枯病的道儿,开春刚刚发芽吐绿时青枯病发作,堵塞了输送
-
以上各图手机拍摄于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院内西侧,同株多角度拍摄图示树木栽植五年,去冠植干,由枝干芽鳞痕迹数得树龄。每年春季枝顶芽体萌发抽枝,包裹保护芽体的鳞片脱落,留下的鳞痕可以保持四五年清晰可辨,计数芽鳞痕可以得知幼树栽植年龄。去年发现该树
-
花生200颗,每荚含2粒的102颗,3粒荚78颗,4粒荚20颗花生,家乡土名叫落生、长果,后来才明白分别是“落花生”“长生果”的简称。那时候物质贫乏,除了收获时煮一锅瘪粒半成熟的花生解馋外,只有过年时才有炒花生可以敝开吃。每年收获花生后,母
-
手机拍摄于南河道某单位院内。与上图同株,示树冠正常枝开花初期状况。地面萌蘖枝花朵几乎全部开放,花瓣尽情奔放;树冠正常枝上仅个别花朵开放,大部分还在羞羞答答。很明显,地面萌蘖枝开花比树冠正常枝早约三四天。前几年注意到国槐萌蘖枝条发芽早于正常枝
-
稷,大名鼎鼎,自古号称百谷之长,被奉为谷神,与土神社合称“社稷”,代称国家。稷是一种庄稼,简单而神圣。齐思和、游修龄等学者考证认为,汉代以前,稷表示庄稼时专指谷子;汉代以后,稷不再用作庄稼名称。现今,稷作为庄稼名称,却有了三种说法,分别指谷
-
闲聊中,拙行谈到论文写作要向毛主席学习。毛主席是文章圣手,古今大家。毛主席的老三篇,短小精干,说里透彻,行云流水,读来回味无穷,应该背下来,反复品味,吸取技法技巧,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同事接口道:“我也这样认为,只是没有精力背诵毛主席的文章。
-
审稿中意识到数据分析本质是省略了大前提的三段论推理过程。为求准确理解,网查三段论推理,却发现一段话让我大吃一惊。原文如下:凡是违背三段论原则的思维都不可能得到可靠结论,容易陷入循环论证之中。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句人为地把三段
-
审稿见到“薇甘菊”,感觉“薇”应该为“微”。网上搜索,发现绝大部分都写作“薇甘菊”,只有极少数写作“微甘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能多数少数判定对错,否则就没有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没有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微甘菊,又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
-
在《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中,赵鼎新认为,搞研究关键在于提问,提问的关键在于敏锐把握差异性现象。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把握各种差异性现象,比如天气好坏、价格高低、款式新旧、年龄大小,从而分析和决策。但是,除非关乎切身利益,很多人没有捕捉和分
-
全文九千一百字,自述观察认识春季国槐发芽的经历和段位式学力提升体验,深感学力不是学历,学力要在阅读自然的过程中练就。读书十几年,就有了相应的学历。学历高,可能有助于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但学历不能当饭吃。尽管学历越高,读书越多,如果不会运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