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别笑!会扒灰才是行家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23-06-06 10:54:20 | 阅读: 1186

扒灰一词流传很广。许多地方有在婚礼上戏闹公爹的风俗习惯,用灶灰把公爹抹成大花脸,以搏满堂大笑。近来又有新发展,改用黑鞋油抹脸,甚至涂以口红。总之以极尽丑化公爹为能事。其实婚礼上戏闹公爹,使之当众出丑,可以视之为教诲行动,劝诫新任公爹不可陷入“扒灰”的丑行之中。

“扒灰”的来历,民间流传几个版本。大致都是说,“扒灰”一词源自某个具体故事,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流行词。仔细分析起来,这种解释非常牵强。如果扒灰来自某个民间传说,那么它的流行必须伴随传说,否则,人们就不容易明白其讥讽含义,“扒灰”就没了味儿。其实,扒灰一词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自古以来,我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回到家中通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都不会扶一扶,非常之男子汉大丈夫,更不会下厨房做饭,甚至在外做厨师的男人也很少在家做饭。另一个生活习惯是一旦有了儿媳,婆母便不再亲手做饭,全家人的饭菜便由儿媳负责,“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唐朝诗人朱庆余写道:“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识姑滋味,先遣小姑尝。”说的正是新媳妇接手厨房事务的仪式。

农村烧柴做饭,每次做饭前须先扒去灶堂里的积灰,再生新火。扒灰是做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简单的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在那样的生活中,如果说一个做了公爹的男人在家扒灰,会意味着什么呢?原本远庖厨的他,竟然跑到儿媳的工作场所,屁颠屁颠地找活干,替儿媳扒出灶堂积灰,意欲何为?儿媳用得着他扒灰吗?根本用不着!扒灰用不了几分钟,儿媳再忙,也忙不到没工夫扒灰。可见,公爹扒灰很可能就是想讨儿媳欢心。讨欢心干什么?说话的人、听话的人都心知肚明,被人讥讽扒灰的男人同样心知肚明,不免面红耳赤,大家一笑了之。可见扒灰一词极其含蓄,极其婉转,又非常通俗,根本用不着用一个传说故事作载体而流传,一经被某个智叟启用,就会迅速流行开来,互相取笑为乐。

不过,细想互相取笑和戏闹新任公爹的习俗,不难想象,男人们其实很熟悉扒灰,甚至经常地主动扒灰。没有体验,就没有一听就懂。戏闹公爹不能给儿媳扒灰,但并不嘲笑丈夫给妻子扒灰。试想,妻子做饭已经占上手,招呼丈夫扒灰生火,怕是没几个丈夫不奉命的。小农家庭,互携互助才能琴瑟和鸣。

其实,扒灰不仅仅生火做饭,还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使用草木灰。

使用草木灰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刀耕火种,放火烧掉荒地杂草杂木,然后耕种,草木灰就地用作肥料。《诗经·小雅•正月》:“燎之方扬,宁或灭之”。燎指纵火,全句是说,烈火正在爎原,难道还能扑灭,说明当时烧荒十分常见。《淮南子·主术训篇》:“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睡虎地秦简•田律》:“夏月,毋敢爇草为灰”。爇(读弱)指焚烧,限制烧灰时间,表明当时烧用草木灰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元代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记载“古人云‘无灰不种麦’”。草木灰堪称多面手:除了作肥料,防治植物病虫害,改良土壤,拌种消毒,花卉嫁接,预防植物冻害、涝害、干热风,蔬菜大棚降湿,食用菌栽培,等等,都有草木灰大显身手,甚至被用于保健、洗涤、美容、饮食,治疗人畜疾病,鱼塘防病。网上随便查一下,就能得到许多使用草木灰的农谚,例如:种地无师傅,全靠灰粪土;灰要暴,粪要陈;粪长肉,灰长骨;无力不打铁,无灰不种麦;豌豆不要粪,只要灰来拼;麻饼豆,豆饼花,灶灰地灰种地瓜;割时一把灰,韭菜堆成堆。

草木灰防治庄稼病虫害,烧得越透越好,颜色越灰白越好,新灰效果最好。因此,主外的男子汉大丈夫们会主动去扒灰,甚至养成习惯,扒灰积攒起来使用。毕竟,种地行家离不开灰。

妻子布裙下扒灰,是勤快。儿媳石榴裙下扒灰,是献殷勤。不再扒灰的智叟们、愚公们可以互相戏虐,固执扒灰的老汉则难免传出闲话。由此看来,儿子新婚大礼上,新任公爹被抹灰劝戒,戏闹中其实饱含严肃,被闹的人、看笑的人,其实都明白:扒灰的事儿该交给儿子了!

2023-6-6行草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