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的雪,暗伤的桑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10 01:47:06 | 阅读: 2500
上月五日,兰州降雪,许多发芽抽枝的树木惨遭冻害,嫩枝幼叶或花朵受冻坏枯。当时多处观察统计,在所见二百余种树木中,有二十余种罹难。这棵桑树也被重点关照,树下仰望冻伤迹象不显著。近来注意到该树新叶寥落,想起往年此时该树已经盛装在身,因而意识到上月雪中该树已然受害,只是受冻的膨大将绽未绽的枝芽,不及枝叶那般变化明显,致使树下未能辨识其受害症状。如今,雪前萌动的枝芽受冻尽数失去活力,而当时的休眠芽幸免于难,继而萌发抽生新叶,只是得以萌发的休眠芽数量少,致使新叶寥落。
桑树发芽略迟于其侧的国槐。上月雪中多数国槐受冻,但图中国槐仅个别早萌芽受冻,其幸免芽萌发抽枝展叶初具夏季形貌。桑树若非受冻,其枝叶势必与邻槐相当。
桑树受冻枝条特写。越冬枝条发芽总是枝顶芽优先,由顶向基,各芽优先势力依次递减,直至某个芽失去萌发势力。这种现象即著名的顶端优势,其实是枝上部芽萌动时释放生长素类物质向下运输抑制枝芽萌发的结果,越向枝基,抑制物浓度越高,以至于彻底遏制枝芽萌动。受顶端优势遏制的枝芽就是备胎,以备其上方枝条失活时取而代之。上月雪中正常萌发的枝芽失活,抑制发芽物质释放中断,备胎得以发育萌发,因此图中可见枝条上半部光秃,新叶生出于枝条中部。
按理说,桑枝下半部有多个备胎芽,雪伤后应该有多个备胎芽萌发,以便稠密枝叶,勃然生机。但事实却是仅有一两备胎芽萌发展叶,以致全冠叶片寥落。其可能原因是桑树顶端优势较一般树种强,萌动芽释放的抑制物量大或向下移动缓慢,致使雪伤后枝体内抑制物浓度持续高水平,直到最近最高处的备胎芽才摆脱束缚发芽。
我国北方常有倒春寒灾害,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后,寒流突施回马一枪,气温骤降到冰点以下,带来严重冻害,这次兰州的雪害就是如此。桑树在北方多见种植,但北方人却不能养蚕为业,应该就是受制于桑树受倒春寒危害后生叶少而慢的特性。桑条发芽,蚕农就需孵化蚕种,开始一年的劳作。但倒春寒袭来,桑叶生得又慢又少,蚕虫因而不保,甚至全年蚕业中断。一个行当若不能稳定产生效益,就不能形成产业。因此,养蚕业只能由南方人专其利了。
2018-5-10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