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榆树不成林,为什么?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10 10:43:11 | 阅读: 5615

榆树是北方常见的乡土树种。单独生长时,榆树能长成大树,但很少见到成片的榆树林子,尤其大树组成的榆林。陕北有地名称榆林,大概正因于此,即榆林罕见,偶见一片可为地标以别于他地。

榆树是北方少有的几种常见落种成苗的树,不经意间,就会在低湿处或田间地头,甚至墙脚旮旯,见几株榆苗天天向上,微风里摇曳着满满的幸福。毫无疑问,那些榆苗都是风吹榆钱,在恰当的时机落到恰当的地方发芽而成,是风云际会的产物。可是,榆树可以落种成苗,为什么不能成林呢?

榆树不仅不能自然成林,就是人工营造的榆林,地面也几乎不见榆苗,其林冠层则多生食叶害虫,其虫会吐丝悬吊而下,俗称吊死鬼。榆树长势衰弱,半死不活,终不免被人安乐死,成林过程戛然而止。

没有见人解释过榆树为什么不能成林。唯一对此有所涉及的是梁一民先生。梁先生总结称,榆树属于散生树种,只能散生,不能成林。也正是从梁先生这里得知散生树种和成林树种这样的概念,也因此生出疑问,是什么限制了散生树种的成林过程?

今天登兰州理工大学后山游赏牡丹,过后继续留连山顶平地中一小片树林。林由榆、刺槐、侧柏多种树组成,林下地表人工种草如茵。正值榆树撒钱时节,林间小路地面和草丛间遍布榆钱,无一棵榆苗。


psb.jpg



psb.jpg


见此忽悟,榆不成林正在于此。榆钱中间略凸,四周果翅呈薄片状,遇湿则果翅贴伏地表,把种子拉向地表吸湿发芽,否则被风吹另寻佳处。地面多草时,榆钱被架空在草叶上,得不到发芽机会。尤其,榆树大树会释放有毒物质抑制树下的榆钱发芽,又称他感物质。这是对母树和榆苗都有益的事情,榆苗生在母树下,会与母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同时受上方遮阴也不会茁壮生长,对母子都徒劳无益。所以,要借风力把榆钱传向远方。就像儿女成人分家另过一样。密林中风势弱,地表有草时,地面风势更弱,无法吹走榆钱。薄片状的榆钱也不易被水流携带冲向远方。因此,林中的榆钱总是大量散布在母树周围,永无发芽机会,最终成了鸟雀的口粮。由此可见,即使人为种植榆树成林,林下也难有榆苗生长。林下无幼苗,其林不过一代而去,算不上可持续发展的林分。

榆树散生,并不影响其种族繁衍。散生在空旷处的榆树,每年生产榆钱数以万计,被风吹雨淋,哪怕是发芽机会仅仅万一,每年也能新生数棵榆苗。一株榆树寿命上百年,一生留下数百后代丝毫不成问题。

常言道,植树造林,似乎只要连片植树就可望成林。榆树的例子分明昭示,有些树原本没有成林的要求,聚居成林对它们的生存和种族繁衍并无益处,只会违其本性。

2016-5-1于兰州